-
任海榮 周金虎 李海云 王安云 李建忠
(山西中陽鋼鐵有限公司煉鐵二廠)
摘 要 山西中陽鋼鐵有限公司2號1280m3高爐由于高爐本體冷壁破損嚴重,冷卻強度不均勻造成的爐型不規(guī)整、爐外噴淋水強制冷卻,爐殼變形開裂,經(jīng)常性地出現(xiàn)跑火,對爐況正常運行造成一定影響,而且作業(yè)風險增加,必須進行停爐中修以更換破損冷卻壁。本文主要敘述了中修后的開爐快速達產(chǎn)過程,開爐后,通過工藝設備改進,并采用合理的裝料制度、上下部調劑、及合理的熱制度、造渣制度,使高爐爐況穩(wěn)定、順行,快速達產(chǎn),同時總結了成功之處,為以后高爐開爐快速達產(chǎn)總結了豐富的經(jīng)驗。
關鍵詞 高爐 中修 開爐 達產(chǎn)
1 概述
中鋼2號1280m3高爐設有20個風口,2個鐵口,于2009年8月16日投產(chǎn),運行11年未曾中修。爐役后期主要表現(xiàn)為本體冷卻壁破損嚴重,共計破損冷卻壁水管488根。按照破損部位來劃分,主要集中在爐腹、爐腰以及爐身上部,由于冷卻壁破損嚴重,冷卻強度不均勻造成的爐型不規(guī)整、爐外噴淋水強制冷卻,爐殼變形開裂,經(jīng)常性地出現(xiàn)跑火,對爐況正常運行造成一定影響,而且作業(yè)風險增加,對安全生產(chǎn)造成威脅,經(jīng)公司高層多次協(xié)議,對該高爐進行中修。
高爐于2020年11月1日停爐中修,共用20天,主要更換了5段以上冷卻壁300塊及附件、部分變形開裂爐殼,重新噴涂灌漿,于11月20日13時48分點火開爐。開爐工作安全順利,爐況順行度良好,各項指標優(yōu)良,并實現(xiàn)了快速達產(chǎn)的目的。開爐前幾天各項指標如表1。
2 開爐前準備工作
2.1 保證相關設備運轉正常
為避免開爐過程中出現(xiàn)設備故障和操作事故,開爐前對高爐本體、重力除塵器、煤氣管道試壓、送風系統(tǒng)及冷卻系統(tǒng)試漏合格,上料系統(tǒng)以模擬聯(lián)動試車連續(xù)運轉24小時,無故障出現(xiàn),各系統(tǒng)均試車驗收合格,可保證正常生產(chǎn),開爐料及開爐后正常生產(chǎn)的原燃料充足。高爐對爐缸、爐腹、爐腰、爐身進行有計劃的灌漿,以增加高爐本體的整體密封性。
2.2 爐缸清理
爐缸是否能夠清理徹底直接影響到能否順利開爐,按照以往中修開爐前只把爐墻周圍風口前清理到風口大套以下500mm左右,然后把鐵口挖通即可開爐,導致每次開爐都不是很順利。而本次開爐把爐缸內雜物全部挖到鐵口中心線以下,并把兩鐵口貫通,同時在南鐵口安裝煤氣導出管,北鐵口安裝氧槍和熱電偶,保證順利開爐。
2.3 鐵口氧槍安裝
本次開爐首次引進新的鐵口富氧技術,這對于中鋼來說是一個新的事物。從北鐵口插入特制氧槍,外加氧氣和壓縮空氣,這種鐵口富氧的做法對初期爐缸鐵口區(qū)域升溫加熱熔融有積極的意義,可以快速提高爐缸熱量,并為第一爐開口出鐵的順利進行奠定了基礎。
2.4 高爐烘爐
高爐烘爐采用熱風爐供熱方式,以風溫升溫為依據(jù),以風量調劑為手段,以爐頂溫度相制約,嚴格按烘爐曲線進行烘烤。高爐烘爐重點是爐缸以上的噴補區(qū)域,為保證烘爐效果,烘爐后期600℃恒溫至烘爐結束直接開始裝開爐料。烘爐曲線見圖1。
3 開爐方案與參數(shù)確定
3.1 高爐各段容積裝填料安排
本次中修開爐采用全焦方式,爐缸至爐腹、1/3爐腰裝凈焦,2/3爐腰、爐身下部2.5米裝空焦(在該段空焦中補夠爐腹一半容積和爐腰1/3容積凈焦的熔劑量)往上裝空焦和正常料,負荷逐步加重直到正常。
3.2 開爐料的選擇
焦炭:中鋼自產(chǎn)干熄焦,水分0.2%。
礦石:采用全熟料燒結、球團,質量比為77:23。
溶劑:錳礦、硅石、白云石、石灰石。
要求所有原燃料成分穩(wěn)定、粒度均勻、強度好、粉末少,槽下篩分徹底。
3.3 開爐各種參數(shù)確定
3.3.1 開爐料配料計算參數(shù)設定
(1)全爐干焦比3.25t/t,正常料焦比735kg/t。
(2)正常料堿度0.90,空焦堿度0.82,全爐堿度0.76,(Al2O3)≤15.0%,鎂鋁比:0.65±0.05。
(3)正常料壓縮率按11.5%,空焦壓縮率按13%,凈焦壓縮率按14%。
(4)礦石配比77%燒+23%球;礦批:16.0t(不含輔料),焦批:7.6t。
3.3.2 裝料制度確定
凈焦、空焦:C 20°16°;C 22°18°:爐身中上部正常料料制:C 28°26°24°18°,O 26°24°;料線為1.5m,送風后,當料線趕明后,根據(jù)實際情況逐步外推α。
3.3.3 送風參數(shù)選擇
進風面積:風口小套采用直徑φ110mm×20個,長460mm,斜度均為5°,總進風面積為0.1900 m2。點火開爐時,8個風口堵死,進風面積為0.1140m2。送風點火風量900m3/min,風壓60~80kPa,標準風速為160 m/s。
4 開爐操作
2號1280m3高爐于2020年11月20日13:48點火送風,送風時堵8個風口,即4、5、6、7、14、15、16、17號,初始風量500m3/min,風壓40kPa,風溫900℃,料線南尺4.38m,北尺6.49m,13:57時1、2、3號風口放亮,14:28時全亮,逐步加風到1400m3/min(15:00時),過程中有間斷性崩料、懸料,減風量和風溫控制,17:50崩料后料線過深,南尺7.24m,北尺無料線,兩次補加4批空焦,并停用石灰石。18:00引煤氣,20:03料線自由行動,北尺5.03m,南尺3.56m,深淺不一。20:32擴礦批到18t,停白云石。21日0:15北鐵口燒壞氧槍,2:32開口出第一爐鐵,氧氣燒開鐵口后,流動性非常好。出鐵25分鐘后堵口,第二爐鐵間隔時間較長,受撇渣器過道堵塞影響,處理時間較長。直到5:14開第二爐鐵,流動性依然很理想。出鐵35分鐘,隨后組織爐前工不斷清理并出鐵,過程很理想。鐵水溫度升高很快,第四爐鐵水溫度達到1508℃,而且后續(xù)都在1500℃,出鐵情況間表2。
出鐵正常后逐步加大風量并擴礦批,加負荷,見表3。21日7:40開4#風口,18:30開始噴煤。隨著高爐逐步強化,煤氣流分布合理穩(wěn)定,探尺走勢良好,渣鐵成分也控制到正常水平。于24日17:48捅開最后一個風口(15#),見表4。至此實現(xiàn)全風操作,爐溫下降到規(guī)定水平。隨著噴煤、富氧、配加焦丁等強化措施,冶煉強度和產(chǎn)量不斷提高,焦比、燃料比持續(xù)下降。到25日負荷加到4.34,產(chǎn)量提升到3249.29t,2號1280m3高爐開爐快速達產(chǎn)取得圓滿成功。
5 結語
(1)本次中修停爐未放爐缸殘渣殘鐵,考慮到開爐后恢復有難度,在停爐前配加錳礦,并下調爐渣堿度,提高爐溫輔予熱洗,為高爐順利開爐創(chuàng)造了條件,促進快速達產(chǎn)的進程。
(2)爐缸清理徹底是利于順利排出渣鐵的基礎條件,更利于快速提高爐缸熱量,同時在清理爐缸殘余物質時,為減少人員勞動強度,加快清理速度,本次以小挖機代替人力更提高了工作效率,取得驚人的效果。
(3)開爐前使用鐵口氧槍,對快速燃燒爐底焦炭,提高爐缸熱量有著很好的輔助作用。由于初次使用,經(jīng)驗不足,過程把控不好,致使氧槍提前燒壞,但是從順利開鐵口和熱量快速升高的效果分析,還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4)開爐料計算、裝料制度確定、布料矩陣的選擇,都是整個開爐順利進行和快速達產(chǎn)的關鍵,確保開爐有充足的熱量、良好的渣鐵流動性,是順利開爐的基礎,發(fā)展兩道氣流,保證透氣性良好是保證順行度達到快速加風的核心。
(5)設備的提前連續(xù)試車工作,為高爐順利強化達產(chǎn)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6 參考文獻
[1]周傳典.高爐煉鐵生產(chǎn)技術手冊[M].北京:冶金工業(yè)出版社,2008.
[2] 林萬明,宋秀安.高爐煉鐵生產(chǎn)工藝[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10.
(責任編輯:zgl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