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曉東 吳戰(zhàn)林 原 波
(陜西龍門鋼鐵有限責任公司煉鐵廠)
摘 要 冶金實驗室針對龍鋼公司13#配比先后進行了三次燒結杯實驗進行預燒及燒結礦低溫粉化實驗,用以預判燒結過程變化及燒結礦質量。三次燒結杯實驗中均體現出了低溫粉化指數偏低的跡象。針對此種情況,冶金實驗室針對原料配比結構進行了微調整。并對調整后原料配比連續(xù)兩次實驗,增強實驗的數據可信度,燒結過程及燒結礦低溫粉化指數數據證明,微調后的低溫粉化數據有明顯的改觀。為公司及時調整原料配比,優(yōu)化配礦結構提供了有利的數據支撐。
關鍵詞 低溫粉化指數 原料配比 液相生成
1 前言
低溫粉化指數一直是煉鐵廠關注的燒結礦質量指標之一。在2020年開始原料配比不斷發(fā)生變化,其低溫粉化指數基本都穩(wěn)定在70%左右。而在進行13#配比燒結杯實驗時,在堿度,亞鐵等指標均符合煉鐵廠指標的條件下,其低溫粉化指數出現偏低的情況。
從圖1中看出在13#配比之前的低溫粉化指數均保持在70%左右波動,而13#配比的低溫粉化指數一度出現了61.80%最低水平。而在13#配比進行調整后其低溫粉化指數分別達到了68.91%,72.56%。
典型燒結原料物理及燒結特性
紐曼粉:小粒度粉末較多,制粒效果較差。同化溫度1233℃,液相流動性能較低。
超特粉:粒度組成較好,制粒效果好,有利于提高燒結料層透氣性,對燒結礦強度有影響。燒損大,液相流動性好,同化溫度低。
對13#配比進行三燒結杯實驗,連續(xù)三次燒結杯實驗低溫粉化指數都偏低的情況,冶金實驗室認真研究燒結原料結構,對燒結原料進行微調整,即超特粉由19%增加到24%,紐曼粉由25%降低到20%。
針對燒結杯13#配比跟前期12#配比褐鐵礦,赤鐵礦比例變化跨度較大。跟12#配比相比較,赤鐵礦比例大幅上升,褐鐵礦比例大幅下降。燒結料同化溫度整體有所提升。
2 燒結原料
(1)原料化學成分
(2)13#配比及調整后原料配比情況
(3)礦種占比
從表3中可以看出,12#配比跟13#配比前后褐鐵礦,赤鐵礦比例變化較大。原料結構的變化,給燒結過程相應的也會帶來不同的變化。
3 燒結杯數據及參數
(1)配合料配比
從表4中看出,在做13#配比中,把燃料配比降到了3.3%和3.4%,調整后的13#配比燃料配比較13#配比增加0.1%是考慮到褐鐵礦超特粉燃料消耗高的特點。
(2)燒結礦成分
備注:表5中13#配比做了三次分別為SJB-13#-1,SJB-13#-2,SJB-13#-3,在13#配比調整后兩次燒結杯分別為SJB-13#-4,SJB-13#-5。
五次燒結杯實驗主要成分設定范圍為:FeO:9±0.08。R:2±0.08。
表5中成分基本都控制在設定范圍之內。
(3)混料過程
備注:混合料粒度均為烘干后測定。
在表6中,13#配比跟12#配比相比較,混合料粒度組成很差。這是由于原料中粒度組成較好的褐鐵礦大幅減小,給混合料制粒帶來很大的影響。小于3mm的由11.82%增加到平均41.19mm,混合料粒度組成極大惡化。
而在13#配比基礎上調整后。即超特粉增加5%,紐曼粉減少5%,混合料粒度組成有所改善。小于3mm的平均值為23.57mm。這就為燒結過程提供了較好的透氣性。
根據多次燒結杯實驗在看混合料水分時,由于赤鐵礦比例大幅提升,褐鐵礦比例大幅減少,混合料的實際水分應較12#配比顯的偏干。以赤鐵礦為主燒結時,混合料的水分應控制較低的水平。
(4)燒結杯實驗結果
燒結原料中褐鐵礦占比較大時,容易造成燒結礦形成薄壁大孔結構,使得燒結礦整體變脆,強度和成品率降低。
從表7看,12#配比跟13#配比原料結構的變化較大,13#配比由于褐鐵礦減少,赤鐵礦的增加,整體上看燒成率,還是成礦率都呈下降趨勢。但是轉鼓指數卻是呈上升趨勢。
4 燒結礦冶金性能對比
燒結礦的冶金性能是檢驗燒結礦最為重要的指標,其中,低溫粉化指標作為重要的燒結礦冶金性能之一,模擬高爐爐身上部(低溫區(qū))的爐料在還原時粉化程度的參數。當鐵礦石進入高爐后,爐料下降到400-600℃的區(qū)間,在這里受到不同程度的碎裂粉化,嚴重時影響高爐上部料柱的透氣性,破壞爐況順行。
表8看出,在13#配比上,連續(xù)三次低溫粉化指數均在65%以下,與我廠要求相差較大。在經過配比調整后,連續(xù)兩次進行燒結杯實驗,其低溫粉化指數分別為68.91%,72.56%。低溫粉化指數提升較大。
5 13#配比調整前后應用到實際生產上的數據比較
龍鋼公司煉鐵廠400m2燒結機為例:
6 燒結杯實驗數據結論
(1)SJB-13和SJB-12燒結杯比較褐鐵礦,赤鐵礦配比由47.5%,46.5%,變?yōu)?7%,64%。13#配比調整后,褐鐵礦,赤鐵礦為32%,59%。褐鐵礦,赤鐵礦配比變化幅度較大。赤鐵礦增加使,燒結同化溫度提升。實際生產的點火溫度從1079℃升高到1084℃,點火溫度平均提高5℃。
(2)SJB-13#配比褐鐵礦減少了20.5%,赤鐵礦增加了17.5%,燒結所需熱量會減少,燃料配比由3.6%減到3.3%,燃料減少0.3%,13#配比調整后,燃料配比為3.4%。
(3)赤鐵礦的大幅增加會使整體燒結礦強度由所提升,SJB-13#相對于SJB-12#來說轉鼓強度增加了0.34%。
(4)紐曼粉制粒效果一般。從12%增到25%,混合料制粒效果會有所下降。從12#到13#配比,小于3mm的粒度由11.82%增加到41.19%。在13#配比調整后,混合料粒度水平有說改善。小于3mm粒度的由41.19%降低到26.57%。
(5)13#配比在調整后不僅燒結礦冶金性能中低溫粉化指數從平均63.08%提升到70.74%,整體平均提升7.66%,為高爐中上部提供較好的透氣性基礎,同時在配比調整后,燒結原料噸礦成本節(jié)省了4.82元。
7 參考文獻
[1] 許滿興.現代燒結造塊理論與工藝[M].北京:冶金工業(yè)出版社.
(責任編輯:zgl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