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包鋼工人孔德禮,19歲成為一名高爐學徒工,30年來,從爐前工到爐前副組長再到爐前大班長,飛舞的鐵花和炙熱的高爐磨練出了他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的鋼鐵意志和敢想敢干、超越自我的創(chuàng)新意識。作為包鋼爐前工作帶頭人,大家都說,有他在,心里就踏實,他被同事們親切地稱為高爐前的“定海神針”。
這幾天,在包鋼4號高爐,爐前大班長孔德禮正組織工友們進行開口機、泥炮的智能化改造。
包鋼股份煉鐵廠
4號高爐爐前大班長 孔德禮
主要是將原有的手動操作改成遙控操作,遙控操作的最大優(yōu)點就是能近距離地觀察設備的工作狀態(tài),而且能做到本質安全,單人操作設備,所有人員都能保證遠離設備。
半年前,孔德禮從工作了14年的6號高爐調整到4號高爐。在6號高爐的14年里,他帶領工友們創(chuàng)造了投產5141天,連續(xù)累計出鐵突破2706萬噸大關的記錄,6號高爐也成為包鋼首座長壽高爐。在孔德禮看來,高爐是會說話的,要想聽懂,要多動腦、多用心、多投入。
包鋼股份煉鐵廠
4號高爐爐前大班長 孔德禮
(每天)5點多一起床,要把上個班,包括昨天的產量,夜班的出渣鐵情況,包括爐溫,爐前的工藝設備這一塊大概了解一下,到了崗位之后,要去主控室,要看一下現場的狀況,要把昨天的工作內容進行一個總結,對當班的工作進行部署。
早上6點50分到現場,晚上7點下班,每天12個小時,孔德禮很少離開高爐,在現場,觀察人的精神狀態(tài)、設備狀況能不能滿足生產,人員操作是否標準,及時發(fā)現問題、迅速解決問題,保證生產順利進行。
包鋼股份煉鐵廠4號高爐 任貴兵
他跟我們說的最重要的一句話,就是我們一定要打鐵還得自身硬,不管從技術或者思想上都是非常過硬的,他在技改方面是我們非常羨慕的,也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高爐需要共同守護。攻難關、傳技能、帶隊伍、抓落實,孔德禮打造了全市首個爐前技能大師工作室。2017年以來,工作室完成創(chuàng)新項目120項,創(chuàng)造效益500多萬元,成為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的項目“孵化池”和高技能人才的聚集洼地。
技能大師工作室成員
包鋼股份煉鐵廠6號高爐冶煉區(qū)域
技術主管 楊磊
進入工作室以后,他是我們的標桿,當爐前有特別困難的時候,他一來,站在現場指揮的時候,爐前的弟兄明顯的干活也穩(wěn)定了,尤其在心態(tài)上,他在我們心目中就相當于一個“定海神針”。
一片赤子心,濃濃高爐情。作為一名高爐匠人,孔德禮用激情和堅守,拼搏和擔當,同爐火為伴、與鐵水共舞。憑借出色的技能水平和優(yōu)異的工作成績,孔德禮先后被授予全國技術能手、“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殊榮。
包鋼股份煉鐵廠
4號高爐爐前大班長 孔德禮
新時代我感覺還是責任擔當,作為一個一線工人,希望通過勞動,讓高爐越來越好,讓包鋼越來越好,也讓國家越來越好。
(責任編輯:zgl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