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喜歡《斷舍離》一書中的一段話:無能為力的事——當斷;生命中無緣的人——當舍;心中煩欲執(zhí)念——當離;目之所及,皆是回憶,心之所想,皆是過往,放下執(zhí)念,才能回歸安寧。
從畢業(yè)到工作后,已經(jīng)很長一段時間未靜下心來,去圖書館找個角落品一本書了。也已經(jīng)很久沒有拿起筆,把書上有意思的句子抄在摘要本里了。今年因為疫情,空閑兩月有余。也因突如其來的空閑,讓一直忙碌的生活,突然按下暫停鍵。我有個朋友,推薦我去看一本書《斷舍離》。這是我第一次接觸到這本書,第一次認真了解“斷舍離”一詞?!皵嗌犭x”一詞最早起源于日本雜物管理咨詢師山下英子的著作《斷舍離》。從遇到這本書開始就在斷斷續(xù)續(xù)“斷舍離”,如今也踐行了快半年,談談以下幾點收獲與感想。
學會在生活上斷舍離。斷=不買、不收取不需要的東西。購買一件物品前,先想想家里是否有同類物品。少網(wǎng)購,網(wǎng)購易沖動。對于非必需品,先問自己為什么需要,在這個過程中不再需要的就此放下,斷舍離,是可以治愈一切的良藥。
學會和過去的自己說再見。可能有小伙伴和我一樣,經(jīng)常會回憶童年。小時候常常說想長大,長大后常常說,懷念童年,保留小時候穿的衣服,玩具,游戲機。初中時期的賀卡,漫畫書等。那些除了占地方,紀念以外沒有任何意義。事實上,忙碌的現(xiàn)代生活,根本沒有時間去懷念過去,反而見到這些紀念品的時候,那些過去的記憶涌上心頭,大多時候帶給我們的是一些沉重的情緒。當你不再見到這些紀念品,也是真正放下這些情緒的時候,真正的和過去說再見。
斷舍物品以外的事務?!皵嗌犭x”可以應用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關掉你從來不看的軟件,朋友圈信息留下精簡,屏蔽從來不看的微商廣告、保險推銷,取消訂閱從來不看的公眾號,退出從來不看的群聊。更重要的是要斷舍無效社交。這類的無效社交就像枯萎的鮮花,懂得斷舍離去,把生活化簡。
踐行了“斷舍離”習慣。定期整理捐贈衣物和多余的物品,定期刪除無效社交的好友和電話號碼,定期刪照片,同等功能的物品,盡量保持在擁有1~2件的狀態(tài),希望每個人都可以斷絕不必要的欲望,舍棄多余的負累,脫離對外物的執(zhí)念,“斷舍離”是一種心態(tài),也是智者的胸懷,生命當中會有很多的身外之物。懂得放下,才能更好的前行。珍惜不期而遇的驚喜,也接受,突如其來的失去。
我們總是對生活中很多事,斬不斷,舍不得,放不下,可就算衣服再多,愛穿的也就那幾件,朋友再多,聊得來的也就那幾個。手中的沙子握得越緊,越容易流失,而真正幸福的人生從來不會是繁雜的,前行的路上只有當你舍棄了那些讓人心累的人和事,你才能發(fā)現(xiàn)目光所及,皆是風景。
(責任編輯:zgl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