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鋼鐵是應(yīng)用范圍最廣的合金之一,關(guān)于鋼鐵的冶煉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其特點堅硬也被世人用來比喻精神意志。習近平總書記的書櫥里永遠不變的放著一本《鋼鐵是怎么煉成的》,用鋼鐵比喻主人公保爾柯察金頑強的意志,也啟示我們遇到困難挫折要像鋼鐵一樣,忍住千百次鍛造,才能成為國之大器。
鋼鐵是耐的住寂寞的。鐵礦石是鋼鐵的最初形態(tài),被開采的鐵礦需要經(jīng)過億萬年地殼運動,忍受高溫高壓,水流沖擊,形成鐵礦層。在黑暗的地下,忍受著寂寞,只為了在重見天日的時候發(fā)揮自己的作用。
鋼鐵是忍的住痛苦的。鋼鐵的鍛造需要在高溫的條件下經(jīng)過無數(shù)次的捶打,這個過程是痛苦的,只有忍受住這個痛苦,才保證了鋼鐵堅硬的特點。在鋼鐵出爐后千百次的捶打,奠定了未來使用的長久性。
鋼鐵是沉默的。鋼鐵的用處很廣,小到器具的打造,大到摩天大樓的建設(shè),不管被用到什么地方,都始終如一的奉獻自己。國產(chǎn)大飛機的啟航,復(fù)興號的馳騁都有鋼鐵的影子,在祖國建設(shè)中無言的奉獻自己。
鋼鐵是有溫度的。在自己作用發(fā)揮到最后的時候,鋼鐵往往會生銹,這也是在提醒使用者應(yīng)該更換自己,以免因為自身問題而導(dǎo)致危險的產(chǎn)生。這是對自己有清晰的認識和可靠的判斷,不因為自身而影響全局,它是有溫度的。
鋼鐵是不服輸?shù)?。在完成自己階段性使命的時候,它并沒有退出,而是通過忍受再一次的捶打獲得新生。雖然二次鍛造沒有第一次那么堅硬,許多建設(shè)不能參與,但是仍然不放棄自己,獲得新生后仍然承擔起自己應(yīng)盡的使命。
人也應(yīng)該像鋼鐵一樣,耐得住黑暗的寂寞,忍得住挫折的痛苦,最終成就自己。在成功之后,并不眼高手低,不管身處何地,懂得奉獻自己,完成好本職工作,承擔起自己的使命。最重要的是學習鋼鐵對自己有清晰的認識,有多大能力就去承擔多大責任,自知能力不足時,要忍得住二次鍛造,去強化自己能力,為了未來更好的重生。
(責任編輯:zgl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