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些年,隨著農村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國家移民搬遷工程的實施以及脫貧攻堅戰(zhàn)的打響,農村人的住所也漸漸發(fā)生了巨大變化,山上人搬到了山下、山下人向小城鎮(zhèn)聚集,一棟棟高樓大廈也陸續(xù)在小城鎮(zhèn)的周邊拔地而起,而那些幾千年來蓋了拆、拆了蓋供農村人居住的土坯房也逐漸被取而代之,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慢慢地退出了歷史舞臺。
從小在陜南大山深處長大的我,在這短短的30余年時間內,親眼目睹了農村土坯房的興盛和衰退。出生在上世紀80年代末的我,可以說從出生之日起就開始享受改革開放帶來的惠民富民政策,在家鄉(xiāng)全面實施土地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后,那里的人們經(jīng)過幾年的艱苦奮斗,徹底解決了溫飽問題。伴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給越來越多的農民提供了就業(yè)的機會,于是農閑之際也就成為農民們進城務工的“春潮”,也正是有了這樣的機會,讓部分敢闖敢拼、肯吃苦耐勞的農村人先富裕了起來,而富裕起來的他們也想讓自己的住所變的更大更好些,于是修建新房就成了很多農村人為之奮斗的理想,而那時候農村人評價誰家日子過的好與不好,房子的大與小、多與少、高于低就成為重要的評價依據(jù),誰誰家要蓋新房子也成為了小山區(qū)人茶前飯后討論的話題。
那時候由于各方面條件的限制,大多數(shù)農村人都會選擇拆掉舊的房子,在原有宅基地上重新蓋房,當然兄弟們多的分了家后也會選擇一塊新的宅基地建房,一般三五口的人家一般會設計三至四間正房,然后再在正房的左邊或右邊蓋上兩三間偏房,正房主要是居住使用,偏房主要用作廚房、餐廳以及儲物室,由于建設一棟新房的時間較長且建房的主要材料是土,所以農村人一般都會選擇在春秋季節(jié)建房,一來這兩個季節(jié)雨少,可以連續(xù)性施工;二來這兩個季節(jié)農事相對較少,尋找蓋房子的人也好找。建房之前農村人一般都會找當?shù)氐摹跋壬苯o看看地、算算動工的時間,在既定的時間開始動工建設,建設土坯房的工程量比較大,使用的人數(shù)也比較多,建房過程中挖土的挖土、運土的運土、打墻的打墻,還有其它輔助人員一起,分工明確又相互合作。建設土坯房需要的工具很是簡單,基本就是一些農用家具加上壘墻用的墻模,再就是木匠用的工具,將挖好的有些潮濕的土通過人挑肩扛倒到壘墻的模子里,有時候還要根據(jù)土質的干燥程度撒上一些水,兩三個人用大錘把松散的土夯實,就這樣一模子挨著一模子的操作著,一圈夯實再來第二圈、第三圈、第四圈……,而模子的長度也就兩三米,高也就五六十公分,一座房子基本在十幾米高,周長幾百米長,建一座土坯房短則一兩月長則數(shù)月,是一項耗時較長的工程,因此在當時的農村一代人能修建一次新房就是人生的大喜事了。土坯一層層往上加著,等到夠了既定的高度,就按照金字塔的模式再加上幾層,土坯房的主體就算完成了。等墻體晾曬干了以后,就到了房子的封頂時刻,土坯房的封頂基本都采用木瓦泥結合方式,用粗細不一的木頭橫豎搭配好后,在鋪上一層木板,然后把提前和好的帶有一定粘性的泥土鋪好,然后把瓦按照遞接的方式鋪好,確保排水順暢和屋頂不漏水,隨后在屋脊上進行造型設計后,一座完整的土坯房就算建成了,聽長輩們說一座土坯房一旦建成,只要精心呵護,正常住一百年都不是問題。而在封頂?shù)臅r候也是親朋好友、遠鄰近舍歡聚一堂慶祝為主家慶賀的時候,主家也會備上多座美味佳肴進行招待,采用的基本是農村源遠流長的“八大件子”流水席,把所有來的親朋好友招待一番,這也是農村當時最好的酒席。
等待房子涼的夠干的時候,房主會選擇合適的時候把房子裝修一方,把土坯墻刷白、把地板鋪上紅磚或打上水泥、安裝好窗戶、再請木匠做上一些家具、走完水電等,再選擇好的日子搬入新家。這一流程在祖國的很多農村基本都經(jīng)歷過,只不過是時間的長短而已。
就是這樣的土坯房,養(yǎng)育了一代代中華兒女;就是這樣的土坯房,給了更多人尤其是祖輩們安身立命之所;就是這樣的土坯房,在改革開放前灑落在祖國的每一寸土地上;就是這樣的土坯房,冬暖夏涼讓農村人幸福的生活。我知道在很長時間的歷史中是土坯撐起了農村的房屋,是土坯房遮蔽了山中厚重的濕氣,是土坯的墻體阻擋了四野的寒風,更是土坯房庇護了多少孩子的成長和促進了多少家庭的建立。
到了21世紀,尤其是近些年,農村很少再有人建土坯房了,水泥混凝土成了建房的基本材料,而很多的土坯房甚至是一些古老的宅院,也在一年又一年的拆遷中逐漸減少。即便還有留下來的土坯房,也被精致的裝修改的面目全非,全然不見了泥土的芬芳。我很慶幸雖然長期離家在外奔走,但回家時還能住上老家的土坯房,感受一番祖先們的建筑藝術和就地取材的高超構想。而家鄉(xiāng)的土坯房也正是在上世紀80年代初建成的,陪我走過了三十余年的風風雨雨,雖然現(xiàn)在我很少在那里居住,但他帶給我的美好記憶將一直伴隨著我的人生路。現(xiàn)在小村莊多數(shù)的年輕人在小城鎮(zhèn)或大城市購買了房子,能在土坯房長時居住的時間已是少之又少,但父輩們依然生活在那里,那里依然是土坯房的群落,土坯的房屋,靜默著村莊的最初,從后坡到前坡,從上院到下院。
我知道隨著新農村建設步伐的加快,那些土坯房遲早也會有渾然倒塌的那一天,這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也是經(jīng)濟發(fā)展的必然,只有新事物不斷代替舊事物,整個國家才能發(fā)展,整個民族才會進步。或許未來的祖國花朵們很少再有機會去了解土坯房的前世今生,但土坯房在人類居住生活中留下的濃墨重彩的一筆將永遠銘刻在歷史發(fā)展的長河中,無論何時想起都讓人回味無窮。
(責任編輯:zgltw)